微信扫一扫
“大伯,您的凝血功能已经恢复了,以后家里还是要多注意,食物不要放在外面,老鼠药也换成老鼠笼吧。”9月28日,第二次回市一医复查的朱大伯听着医生的叮嘱连连点头。
8月25日,56岁的朱大伯早上起床时突然发现左臂不知何时出现了两块大面积的瘀斑,喉咙疼,咳出的痰里带有血丝。朱大伯连忙来到市一医急诊就诊,查验血常规后发现朱大伯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收住血液肿瘤科。
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章敏为朱大伯完善检查,排除了维生素K缺乏、肝病、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等原因,经仔细询问,发现原因可能在朱大伯家里的老鼠身上。
原来,朱大伯几个月前发现家里有老鼠出没的痕迹,就从集市上买来老鼠药,和食物混合后放在墙角,后来确实毒死了几只老鼠。得知朱大伯习惯把买回家的蔬菜瓜果放在地上,章敏推测,老鼠服药后没有立即死亡,而是四处乱窜,导致朱大伯误食被老鼠药污染的蔬菜瓜果。
老鼠药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最常见的是抗凝血剂,它能够干扰血液凝固过程,导致老鼠在摄入后身体内部出血,最终死亡。
幸运的是,朱大伯的症状比较轻微,章敏为朱大伯补充维生素K1、输注血浆,治疗一周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朱大伯遵医嘱连续14天服用维生素K1,第一次复查时各项指标已经恢复正常。
朱大伯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去年,市一医也曾收住一对老年夫妻,两人先后因凝血功能异常入院。住院期间,他们的女儿、女婿也发现了凝血异常,但因症状轻微,只需门诊口服药物治疗。一家四口最终同样考虑为老鼠药中毒。
市一医每年都会收治几例因误服被老鼠药污染的食物入院的患者。医生提醒,如不慎服用了老鼠药,应及时就诊,切勿自行催吐以防误吸,如果可能,保留误服的老鼠药样本,以便医生确定成分并采取相应治疗。为从根源上防止误服老鼠药,医生建议改用捕鼠笼、超声波驱鼠器等非药物的方法来控制鼠害。
来源:永康第一人民医院
封面图来源网络
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