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感谢你们多年来对二弄饺子店的厚爱与支持,然而人生总有新的阶段和使命,深思熟虑后,我们决定退休,享受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愿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近日,一封《告顾客书》在不少永康人间流传开,曾在南苑路陪伴永康人二十多年的二弄饺子店(忆叶香)将在本月底关店,引得近期不少市民专程去店里进行最后一次“打卡”。
一家饺子店缘何能收获如此多的忠实粉丝?见证永康发展的三十年老店里又有哪些温情故事?7月8日,记者走进这家饺子店,与店主朱美亮、翁巧芳夫妇聊起了那段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创业故事。
老店一角 陈海波 摄
走近忆叶香饺子店,玻璃上的“源自1992年”字样格外醒目,简单沟通说明来意后,记者与朱美亮夫妇面对面坐下来,回忆起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
“起初我向别人借了1000元就来了城区,打算摆摊卖饺子。”今年58岁的朱美亮是江南街道永利村人,1992年,做过多种小生意的他打算来城区做餐饮生意碰碰运气,他回忆道,“没想到付了房租、购置了出摊设备后,口袋里竟然连买一袋面粉的钱都没了,万事开头难,只好再借了一些钱。”
起初,朱美亮夫妇的饺子摊生意并不如意,常常干了一天只卖十几碗。可尽管如此,两人仍兢兢业业地经营着摊位。
“那时候我就比较有卫生意识,每次用过的碗在洗净后,都会用开水煮沸消毒,每天都会把摊位擦得锃亮,久而久之,不少客人就从卫生条件开始认可我们。”翁巧芳回忆道,有了第一批客人后,就有了一些客人的建议,饺子越做越好,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
1997年前后,永康开始有了城市管理的概念,小摊餐饮也慢慢走向了正规化,原本在解放桥头附近摆摊的朱美亮夫妇便在南苑路二弄租下了一间店面。
“那时候南苑路才兴建不久,我们眼睁睁看着这条路的房子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多,道路从宽阔到拥挤,车流量也越来越大……”朱美亮告诉记者,他清晰地记得起初店面的房租是每年2万元,到后来最高峰时达到22.5万元,但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以及南苑区块配套设施的落后,店面的商业价值也开始走下坡路。
曾经辉煌一时的南苑路怎样的创业热土?从朱美亮夫妇的这间饺子店就能看出。
“干了三五年就还完了债务买了第一套房;2002年,我还花29万买了一辆大众帕萨特……”谈起曾经的辉煌岁月,朱美亮向记者袒露道,“永康的创业机会有多好?看那时候住在南苑路的富人们就知道!”
改革开放以来,头脑聪明、勤劳肯干的永康人找准机会,搭上时代发展的快车,纷纷开工办厂、下海经商,成就了一大批早期的“万元户”,他们中的很多人居住在南苑区块,孩子吃着二弄饺子店的饺子长大,甚至与朱美亮夫妇有了如家人般的关系。
早年间员工在包饺子
虽然生意做大,家庭条件也是一年胜过一年。但直到如今,朱美亮每天都要亲自剃肉、调料,在店里亲力亲为地做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他常说,“每道工序都要把关好。为的就是让客户真正吃得放心!”
一贯的干净整洁让不少客户将二弄饺子店当作“家庭食堂”,不少附近的孩子都说“是吃着他们家的饺子长大的”其实也不为过。
朱美亮告诉记者,自己开始做粽子的原因就是一名老客户建议的,后来粽子成为店里的“主力产品”,他也一直记得事情的开始。“有一个客人说他很喜欢吃粽子,希望我们也能做,我们先找了一个住在附近的老太太做了一批,我清楚地记得那次是十斤糯米,煮出来后我感觉味道并不理想,我就全部送人了。”在朱美亮看来,自己不认可的产品宁愿不卖。正是凭借这种“不好宁愿不卖”的初心,以及对待客人如家人般的赤诚,二弄饺子店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家人的日子也是过得蒸蒸日上。
2022年,南苑区块启动旧城改造项目,作为这里的一份子,一家人的心情也是非常复杂。
“改造是必然的,我们也很支持,但说没有不舍得肯定是假的。”翁巧芳说,在南苑路二弄开店二十多年来,这里的每一位街坊邻居他们都是再熟悉不过,尽管有的连全名都不知道,但心里总是像家人一般的存在。
“我自己是从小吃到大的,现在也带孩子来吃。”“我每次回上海工作都要买点生饺子回去。”“回永康就想来吃一碗你们家的饺子。”……这些天,不少二弄饺子店的“家人们”都纷纷带着回忆来“打卡”,纪念这家老店的最后时光,也纪念自己青春年少的岁月。
守着一份事业,一干就是30多年。当记者问及关店是否会有所不舍时,朱美亮夫妇没有回答。
他们只是诉说着这家店的兴起,客人们的赞誉,回忆着店里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努力工作的员工……或许这代人的情感就是如此含蓄,他们只做着本分的工作,没有太多煽情。一间小小的饺子店,见证了永康的一个时代,也囊括了朱美亮一家人的半辈子。
或许你没有去过二弄饺子店,但你的生命中都有一家记忆中的老店,那是一家你不用开口老板就知道你喜好的店,在这里,你们可以畅快聊天、互道家常,人情味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老店见证了时代变迁,也见证了人间温情。纵有千般不舍,有些东西注定要逝去,但无需过多悲观,正如开头那封《告顾客书》中所说,“人生总有新的阶段和使命,愿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来!一起和老店挥手再见!继续奔赴下一场美好!
来源:永康人
封面图来源网络
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